【「尋找小枸與靈芝」國際版遊戲靈芝隊合影。】
「神農街的遊與藝」的「遊與藝」分別指街區遊戲與傳統工藝。神農街計畫團隊為了開發國際遊客也能透過玩闖關遊戲,認識神農街的文化與特色,籌備多時,改款第一代由「老街文創與再生」創新課程所開發的「尋找小枸與靈芝」遊戲,除了不斷的演練如何引導外國遊客弄懂遊戲規則,在一條初來乍到的老街透過提示闖關,最後能認識每一關卡的文化意涵,還與該校應用英語系合作培育口譯生,也討論遊戲中每一關道具的英文翻譯作足萬全準備。此外還設計了Cosplay遊戲角色枸杞與靈芝的頭帶,以及衣服的標示貼。在玩遊戲的當天,國際學生著裝完閉後,憑著提示與地圖順利的從神農街1號水仙宮,一路闖關挺進到最後藥王廟,露出開心與燦爛笑容。 神農街舊稱北勢街,靠民權路的
【南臺科大USR計畫團隊與國際生在神農街五條港文化會館完成台南印象印染作品並合影留念。】
要以運送藥材為主,街底藥王廟因應而生。為了使國際生了解藥材對神農街的意義,除了玩「尋找小枸與靈芝」的街區遊戲外,也希望能對中藥文化有所認識。此外,當年帶香包的習俗已逐漸轉化成防蚊的中藥香包,因此在端午節即將到來的當下,計畫團隊特別與台南市文化協會以及博仁堂中藥鋪合作,由臺南市文化協會執行長鄭采芩教導國際學生在香包袋上印染出如赤崁樓、神農街老屋等台南的語彙與圖像,再由博仁堂第六代的周建文先生,引導大家認識如霍香、薄荷等防蚊藥材的功效,讓大家隨喜愛的香氣比例,放進自己印染台南意象的防蚊袋中,頗具意義。活動最後也品嘗神農街上70年傳統餅店寶來香的椪餅,以及九豬十六羊的綠豆糕點,喝著清涼退火的綠豆湯,系列活動在每一位國際學生的燦爛笑臉裡,畫下句點。
【南臺科大國際生拿著親自印染台南印象並根據自己喜好調配香氣的防蚊中藥香包合影。】
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表示,讓南臺科大國際學生參與神農街團隊所規劃的系列活動,除了讓國際學生對台灣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外,更對台南地區有更深入的了解,參加的國際學生都表示希望有機會能繼續參加類似的活動。足見神農街文化與歷史的特質,具有國際觀光旅遊發展的潛力,期勉團隊繼續努力,做好迎接國際遊客的準備,讓神農街成為台灣的驕傲。
【博仁堂第六代的周建文先生講解防蚊中藥材每一款藥材的功效。】
【臺南市文化協會執行長鄭采芩說明印染各種台南意象圖片的效果。】
【學生於活動中品嚐神農街70年傳統餅舖寶來香的椪餅與傳統飲料綠豆湯。】
【靈芝隊在神農街闖關的情景。】
留言